副栉龙

头冠呈棒状的鸟脚类草食性恐龙
副栉龙(学名:Parasaurolophus)是一属鸭嘴龙科恐龙,生存于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北美洲。目前已确认存在三个物种:沃克氏副栉龙(P.walkeri)、小号手副栉龙(P.tubicen)和短冠饰的短冠副栉龙(P.cyrtocristatus)。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美国新墨西哥州犹他州。 副栉龙是一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它以其头盖骨上大型、修长的冠饰而闻名,冠饰向后弯曲。副栉龙的最近亲属可能是中国新发现的卡戎龙,两者的颅骨相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饰。关于冠饰的功能,科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包括辨别性别和物种、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副栉龙的首次描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根据在亚伯达省发现的一个头颅骨和部分骨骼进行的。尽管副栉龙是鸭嘴龙科中最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属,但已知的良好标本数量较少。化石主要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和美国新墨西哥州犹他州。 最初认为副栉龙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栉龙更接近没有头冠的爱德蒙托龙

物种简介

副栉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它们生活在白纪的晚期,是鸭嘴龙类恐龙的典型代表。副栉龙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头上延伸出来的头冠,这个头冠呈棒状,比其他有头冠的恐龙的要长。对于副栉龙头冠的作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头冠应该是它的发声器,可以用来报警或求救。不过这个发声器会因为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副栉龙的前肢十分健壮,既可以在行走的时候用来支撑身体,又可以用来游泳和涉水。它们以植物为食,在进食的过程中,副栉龙会利用非常敏锐的感觉保持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敌害靠近,它们就会迅速地逃离。副栉龙灰暗的皮肤也是躲避肉食性恐龙袭击的有效工具。当它们置身于暗夜或丛林中,就像变色龙一样,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掠食者发现。
副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