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融

东汉末年名士
符融(公元未知-公元未知),字伟明,陈留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士。年轻时为都官从事,但觉得这份工作丢脸,于是辞官离去。后来,他游历太学,拜少府李膺为师。李[yīng]性格清高简约,每次见到符融,都要谢绝其他宾客,专心倾听他的谈论。符融言辞如云奔涌而出,李膺深为赞叹。符融还介绍了郭林宗给李膺认识,使得郭林宗名声大噪。 符融发现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都没有真才实学,却以豪桀自命,于是他到太学,向李膺表示:“这两人行为业绩没有听说过,却以豪桀自命,于是让公卿去探病,王臣守候门口。符融害怕他们用小脊梁毁坏大义,空声誉违背实际,特应明辨。”晋文经、黄子艾二人从此名声衰落,宾客门徒减少,最终羞惭逃去。后来查明他们是轻薄之人,都因为获罪被废弃。 符融因此更加知名,州郡以礼相请,举孝廉,公府连辟,但他都不应召。太守冯岱有声誉,到任之后,请符融相见。符融去了一趟,推荐本郡人士范冉、韩卓、孔伷等三人,自己以病相辞。但他也遭到了[]之祸的禁锢。 符融的妻子去世,家境贫困,没有丧葬费。同乡人想要为他准备棺材和丧服,但符融不肯接受,说:“古时候死了人,就扔在荒野里。只有妻儿死了可以按自己意愿行事,只是入土埋藏就是。”符融优游不仕,直至寿终。

人物生平

符融,字伟明,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年轻时任都官属吏,深感耻辱,辞职而去。后来游历太学,以少府李膺为老师。李膺的风度品性很高傲,但每次见到符融,就挥退其他宾客,只听符融谈论。符融用绢束发,挥动衣袖,口若悬河,李膺每每捧手赞叹。郭林宗初到京师,当时的士人没有人赏识他,符融一见便叹服,因而介绍给李膺,于是出名。
当时汉中人晋文经、梁国人黄子艾,都倚仗才智炫耀于京师,假托养病卧床,不与任何人交往。洛阳城士大夫中的好事者迎合他们的声望和名气,坐在门口询问病情,仍不能觐见。三公要辟召员吏的话,就去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评论决定取舍。符融观察了他们,认为并非有真才实学,于是到太学入见李膺说:“这两个人德行学业没听说有什么过人之处,以豪杰自诩,于是诱使公卿询问病情,官吏坐守大门。我恐怕他们是以雕虫小技破坏道义,空有名誉而与实际不符,特别应当仔细考察一下。”李膺同意他的意见。晋、黄二人从此名誉逐渐衰败,宾客随从日渐减少,十几天时间,便惭愧叹息地逃走。后来果然成为轻薄的人,都因犯罪被废弃。
符融更加知名。州郡以礼相请,举荐他为孝廉,公府也接连辟召,他都不应征。太守冯岱有名声,到任后请符融相见。符融一见便推举郡中人范冉、韩卓、孔伷等三人,因而称病断绝同冯岱往来。恰逢发生党锢事件,他也遭到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