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大运河

开通大运河
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基本介绍

为了发展南北漕运和方便乘舟巡游全国,炀帝继文帝时修建广通渠之后,大业元年(605年),炀帝首先下诏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百万民工开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又自黄河入汴水,循春秋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抵淮水。又循夫差故道[hán]沟,开挖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县)至扬子(今江苏仪征县)入长江的河道。由是通济渠山阳渎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开通运河工程浩大,一百三十万民工全线同时进行,仅用一百七十一天便告竣工。此外又从长安江都沿途修建离宫四十余所,渠广四十步,两岸种柳。运河边上修建大粮仓,为漕运贮粮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黎阳仓(今河南浚县东南)、兴洛仓(今河南巩县东北)、回洛仓(洛阳城北)、含嘉仓(洛阳城北)。大业四年(608年)炀帝又征发河北百万民夫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至黄河,北接卫河,经天津涿郡(今河北涿县)。大业六年(610年),炀帝再征发江南民夫开江南河,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至余抗(今浙江杭州)。总之,隋在六年时间中,共开通南北运河二千八百余里,可称人类运河史上最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