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渠

隋朝宇文恺规划建设的运河
广通渠(又名永通渠),是由隋朝宇文恺在公元584年主持开凿,隋文帝时期长安的主要运河粮道。[1][3]
开皇四年(公元584),为了解决漕粮运输问题,隋文帝任命宇文恺负责并由郭衍辅助,开凿从大兴城到潼关的广通渠,工程于六月动工,三个月后完工。宇文恺充分利用西汉漕渠故道,并引渭水为源开通了长约150千米的广通渠。广通渠因其下游通过华州(陕西华阴)广通仓前而得名。[2]仁寿四年(604年),广通渠改名为永通渠。[3]隋炀帝将政治中心由长安东移洛阳后,广通渠失修,逐渐淤废。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广通渠重新开始修建。新水道名叫漕渠,由韦坚主持。[1]
广通渠开通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既解决了隋朝廷的漕运问题,又解决了民间舟楫往来的问题,而且漕渠两侧的农田也得到了灌溉。[4]彻底缓解了关中地区的粮饷供应,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5]

历史背景

西汉时,因渭水运量很少,曾在长安黄河间凿过一条名叫漕渠的运河。后来,因东汉定都洛阳,粮食西运任务大减,漕渠由于失修,不久报废。隋朝只好重开新渠。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富民渠虽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仓促成渠,渠道浅窄,航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东粮西运的需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