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春秋战国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约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战国卫国人(今河南省)。是卫国君主的庶孙[1]姬姓,公孙氏,名鞅,[2]人称卫鞅或公孙鞅。后来在秦国因战功受封于商邑,号称“商君”,后人一般称他为商鞅。[3]他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之学[2][a],曾经担任过魏国相公叔痤的中庶子。公孙痤病重之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魏惠王没有任用他。[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发布招贤令[1],商鞅西入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先后被任命为左庶长、大良造,在秦国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大获成功。[1][2]公元前340年商鞅在河西之战中大破魏国收复河西之地,获封商於十五地。[1]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以车裂的极刑处死了商鞅(有争议)。[4]死后葬于[]阳(今陕西省合阳县)县东四十里夏阳(今洽川)。[5]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法治思想的开山人物之一,他在秦国的变法实践是中国古代史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6]他在《法经[b]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秦律》,[7]在政治、经济以及家庭和社会组织方面在秦国进行了深入改革,力主“农战”,“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以法治国,使秦国迅速崛起,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3]商鞅死后,其思想继承者仍活跃在秦国的政治和思想领域,一般称为“商学派”。[8]汉书.艺文志》有《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又有《公孙鞅》二十七篇,现已遗失。遗物有商鞅方升。[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