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道

中国唐代贞观十道之一、开元十五道之一
剑南道本巴蜀之故地[1],指的是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巴族、蜀族分别于四川盆地东、西建立的巴国蜀国的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时,秦惠文王灭巴国、蜀国,置巴、蜀二郡。[2]贞观元年(627年),唐朝因山川形便将分天下为十道,即10个监察区,剑南道便是其中之一[3][1]
剑南道因地处剑阁以南而得名,辖境相当今四川岷山、剑阁以南,大雪山雅砻江下游以东,涪江流域以西、云南澜沧江哀牢以东以及贵州部分地区。开元初,曾于剑南道置剑南节度使;至德年间分为剑南东川、剑南西川[3],剑南东川领梓、遂、绵、普、陵、泸、 荣、剑、龙、昌、渝十二州,约相当于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 流域以西,沱江下游流域以及剑阁、青川等县地;剑南西川领城都府及彭、蜀、汉、眉、嘉、邛、简、资、茂、 黎、雅以西诸州,约当今四川成都平原及其以北、以西和雅[lóng]江以东的地区[1],各设一节度使,即作为单纯监察区的剑南道逐渐消亡。[3]

基本介绍

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 (前1历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益州。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758年)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非常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