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

三国后期魏国吞并蜀国的战争
魏灭蜀之战,是发生于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八月至十一月的一场战役。这一场战役是由魏国向蜀汉发起进攻,并以蜀汉政权的灭亡而告终,是三国后期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之一。[1][2]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八月,魏国执政司马昭派出十八万军队兵分三路发起伐蜀之战。魏国西路军邓艾在拖住蜀汉将领姜维的军队后,东路军钟会趁机攻入汉中,迫使姜维退守剑阁。魏国中路军诸葛绪试图拦截姜维未成,便与钟会合兵一处进攻剑阁,但未能突破蜀军剑阁防线。邓艾为了绕过剑阁,率军偷渡阴平小道,成功进入成都平原。他接连击败蜀汉将领马邈诸葛瞻,逼近成都蜀汉朝廷大乱,后主刘禅光禄大夫谯周的劝说下选择向邓艾投降,并命令姜维向钟会投降。至此,蜀汉政权灭亡,魏灭蜀之战结束。[2][3]
魏灭蜀之战结束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加强了司马氏集团的力量,为西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4]

战争背景

蜀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