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种常见的新生儿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明确的病因,涉及多种母子严重疾病和产科急症,如母亲哮喘急性发作子宫破裂及胎儿大量失血等。[1]
新生儿HIE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如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颅内压升高、惊厥、脑干损伤;亦可表现为出生后肢体软弱无力,啼哭延迟,哭声低弱等。治疗新生儿HIE的主要方法为维持适当的通气和氧合;维持适当的脑血流灌注,避免血压剧烈波动;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适量限制入液量,预防脑水肿;使用苯巴比妥控制惊厥以及应用亚低温疗法等。[1]
中国足月儿的HIE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3‰~6‰,与发达国家相似(3‰~5‰)。其中15%~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中20%~30%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加强母亲围生期保健,积极推广新法复苏,防治围生期窒息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2]
新生儿“HIE”临床诊断名称,在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上开始应用,是各类新生儿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中国于1989年首次制定了新生儿HIE的诊断标准,于1996年和2004年两次修订标准,应用至今。[1]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