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谌

晋朝文学家
卢谌(284年-351年),字子谅,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晋朝文学家。他是曹魏司空卢毓的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的孙子,尚书卢志的长子。卢谌初任太尉掾,后随父投奔并州刺史刘琨,途中被汉赵刘粲俘虏。辗转抵达并州后,拜司空从事中郎。失守后,卢谌随刘琨投靠幽州刺史段匹磾,担任幽州别驾。段匹磾被杀后,卢谌投奔辽西将领段末波。后来,后赵石虎攻取辽西,卢谌进入后赵朝廷,先后任中书侍郎、国子祭酒,迁至侍中、中书监等职。 永和六年(350年),冉闵灭后赵,建立冉魏,卢谌任中书监。然而,他在襄国遇害,享年67岁。卢谌生平喜欢阅读老庄,擅长写作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以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至今仍有流传。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卢谌清敏有才思,好老庄之学,文章写得很好。晋武帝选中他,准备让荥阳公主下嫁卢谌,拜为驸马都尉。还没来得及举办正式的婚礼,荥阳公主就死了。后来,州里举荐他为秀才,辟征为太尉掾。[1]

率义归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