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滴

细胞内中性脂的主要贮存场所
脂滴是细胞内中性脂(neutral lipids)的主要贮存场所,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植物、昆虫以及动物细胞中。

简介

脂滴的大小差别很大,直径从40nm 至100um不等。脂滴由磷脂单分子层及中性脂构成的疏水核心构成,并且表面分布有很多蛋白。长期以来,脂滴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类似于糖原的颗粒,只是用来贮存能量,当细胞需要能量时,用来供给能量,是一个“惰性”的细胞内含物,因而脂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最新的研究表明,脂滴并非细胞内一个简单的能量贮存器,而是一个复杂、活动旺盛、动态变化的多功能细胞器。脂滴能够沿着细胞骨架运动,并与其它细胞器相互作用,可能在脂类代谢与存储、膜转运、蛋白降解,以及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还表明,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性脂贮存性疾病和Niemann Pick C疾病,往往都伴随着脂质贮存的异常。因此,关于脂滴的生物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结构

脂滴的核心是由中性脂肪组成,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酯,核心外有一层单层磷脂分子及各种蛋白包裹。其中的磷脂分子主要是磷脂[xiān]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其次为磷脂酰肌醇。而与脂滴相关的蛋白则主要包括perilipin,ADRP和Tip47,合成“PAT”家族蛋白。近年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则进一步发现,甘油三[zhǐ]水解酶(ATGL)及脂肪合成和胆固醇合成的许多酶类,以及与膜转运相关的蛋白如Rab18蛋白等都与脂滴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