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
脂肪肝(fatty liver)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防堆积过多的病变。病理学定义为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肝活检证实30%以上的肝细胞内存在脂肪变性且弥漫分布于全肝。[2]
肥胖、饮酒、糖尿病营养不良、部分药物、妊娠以及感染等是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3][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现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酒精性脂肪肝欧美国家多见,现中国发病人群也逐渐上升[3][4]
脂肪肝患者常无症状,少数可见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合并肝硬化时可有腹水、黄疸[3]。脂肪肝时肝功能常基本正常,或有血清AST、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轻度升高。腹部B超为首选检查,腹部CT或腹部MRI可排除肝脏肿瘤等疾病以鉴别[4]。脂肪肝治疗原则为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戒酒、控脂、减重。如合并肝功能异常可予以保肝降酶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3][4]

定义

脂肪肝(fatty liver)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防堆积过多的病变。病理学定义为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肝活检证实30%以上的肝细胞内存在脂肪变性且弥漫分布于全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