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慈幼院

1919年竣工的福利院
香山慈幼院创办史:在民国六年九月(1917年9月)的时候,顺直省区(包括直隶、京兆两省区,即现在的河北北京地区)发生大水灾,淹没了一百零三县,一万九千零四十五村。受灾的百姓有六百三十五万一千三百四十四名;成灾的田亩有二十五万四千八百八十九顷一百六十五亩四分三厘。这是一场巨大的浩劫。那时候熊希龄奉命督办水灾善后事宜,见到各地方的灾民,因为乏食的原故,有的甚至他的儿女遗弃道路或标卖,所以在北京设立了慈幼局两所,委托英敛之(天主教徒)去收养灾民的儿女。一所专收男孩,一所专收女孩,总共收了男女儿童差不多有千余人。水灾平息以后,这些儿童先后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可是到了后来还有二百多儿童没有人认领。所以水灾督办处不得不设一个永久的机关,来教育这些儿童。可是当时,在北京城里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来盖房子是很不容易的事。幸得时任徐大总统(徐世昌)同前清皇室的内务府商量,将香山静宜园的地方拨出,建筑慈幼院的男女两校。熊希龄当时想着城内外困苦的儿童很多,报纸上载着他们的父母往往带着儿女投河自尽的,又有全家自杀的,可怜这些孩子,他生下地来并无罪恶,为何遭此惨恶呢。熊希龄与水灾处坐办陈汉第罗振方两君商议,决定建一大规模的慈幼院,可以容的下千多人。把城内外贫苦的孩子招进来一同教育,免的这些孩子受苦,遂于民国九年九月三号开学。这就是香山慈幼院成立的大概了。

香山慈幼院

熊希龄与学生合照
香山静宜园与慈幼院的关系: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距京城约20公里。全园占地面积约为160余公顷。其主峰鬼见愁,海拔557米。香山名称的由来,据《香山永安寺记》中载:“香山在都城西北三十里,以山有大石如香炉,故名,盖胜境也。”《宛署杂记》中曰:“在香山,一曰香山寺,以山有巨石如香鼎,上干云霄,重岗叠翠,来朝皇阙。中有古场曰香山,上有二大石,状如香炉、蛤蟆,有泉水自山腹下注溪谷,一号小清凉。”自古名山僧占多。早在我国唐代香山就出现了极为壮美的寺宇建筑,据文献《宛署杂记》中载:“妙高堂,在宛平县西四十里香山寺右,唐以来有之”,可见在香山营建寺庙之早。据《金史》载:“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二月,香山寺成,幸其寺。赐名大永安寺。”元代仁宗皇庆元年(1312)曾给钞万锭修缮永安寺,并一度更名曰:“甘露寺”。明代的香山,更为鼎盛。寺庙观庵建筑,几乎遍布各个地方。文献《篁墩集》记载:“西山之刹以数百计,香山号独胜。层楼叠层,……”。《帝京景物略》记载:“京师天下之观,香山寺当其首游也。”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香山行宫建成。香山作为皇家园林,其大规模的营造修建则是在乾隆年间乾隆十二年(1747),香山命名为“静宜园”。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香山的大部分风景区被“达官贵人”、“军阀巨商”建成私人别墅,多处名胜封闭,禁人游览。到1956年5月1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经过整修,才开辟为真正的公园,并更名为“香山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静宜园今名香山公园,现已成为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旅游胜地。静宜园还有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即从1920年(民国九年)到1948年的这段经历。在这近30年的时间中,静宜园的全部设施及园地只供一所独具特点的学校专用,这所学校就是香山慈幼院。民国元年革命的时候,看守静宜园的每每把园里的树木私自砍了去买。当时马湘伯、英敛之两位先生到这里游玩,发现后就商量着怎样可以把古迹保存,他们又觉的西山附近的人又穷苦,又没机会受教育,真是怪可惜的。所以他们打算设立静宜女子学校。由喀喇沁王福晋领衔,奏请于前清隆裕皇太后,许她借用香山静宜园这个地方。这时,熊希龄正任热河都统,就提助些公款,并募了点捐款,把破旧房屋加都修理修理,静宜女子学校因此就成立了。数年间,静宜女子学校毕业的学生差不多有好几百人。这一时期园内设立了立法机关,分为两种:头一种是静宜园董事会,专管园内租地和一切自治事宜。就拿所得租息作静宜女校的经费,并拿来作为修治马路、栽培树木和设立园警的用度。第二种是慈幼院董事会,专管慈幼院的财政教育监督审计的事情。两个董事会的会长都是赵尔巽。所规定慈幼院的章程:院长由董事会于董事中推荐,责任重在对外的,副院长由院长聘请,对于院内用人行政的事都负完全责任。这种意思是为调和立法行政两机关,免的有冲突的。民国六年的水灾期间,熊希龄建议以工代赈,拨了六万银元,由京兆尹雇用许多灾民,修通西山的马路,由万寿山起经八大处到阜成门止,取名叫做仁慈路。此路修成,使从北京城内去香山的交通更加便利。这就是香山静宜园与慈幼院的关系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