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敛之

《大公报》创始人
英敛之(1867年11月23日-1926年1月10日),出生于北京,满洲正红旗人,满族老姓赫舍里氏,汉姓郁,名英华,字敛之,后以英为姓,以字行,号安蹇,晚号万松野人,教名文森蒂斯(Vincentius),《大公报》创办人之一。[1][2][6][7]
英敛之出身于满族下层家庭,为了早入军籍改善家境,英敛之勤练武艺。后来意识到习武没有出路,20岁左右,英敛之正式弃武从文。英敛之一心想寻求富国强民的方法,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找到答案,于是转向西方文化,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天主教影响,于1888年领洗入教。戊戌变法中,英敛之因支持维新派而遭到清政府缉拿,被迫流亡。[3]1901年英敛之再次回到天津。1902年6月17日,英敛之在天津创立《大公报》。[1]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英敛之不愿意与袁世凯合作,加之身体不佳,遂离开大公报馆,携夫人退隐香山,全身心投入到天主教事业中。1913年,他在香山创办了辅仁社。为摆脱法国传教士对华采取的愚民传教政策,1917年,他撰写了《劝学罪言》一文。后来又筹建了天主教辅仁大学[3]1926年1月10日,英敛之病逝。[2]
《大公报》所确立的办报宗旨“开风气、[yǒu]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恰是英敛之所提倡的“移风易俗、开启民智” “忘己、无私”等理念的体现。[3]英敛之以“文人论政”的鲜明特色,开启了《大公报》最早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也被尊为“大公精神”发轫的奠基者。[8]现在很多报社的成规、制度,都是《大公报》最早创立、实践的。[8]英敛之明确了《大公报》的商业性和社会责任,这种对报纸双重性质的判断当属中国第一人。[7]英敛之信奉天主教,拥护君主立宪制,倾向于保守温和的改良方式。英敛之的宗教观也体现在他的“宗教救国说”上,而“以宗教救国说”也从反面维护了天主教,二者相辅相成。以西方宗教为参照物,英敛之将天主教与中国民众普遍的“信仰”进行对比,从而认为自己找到了中国社会出现问题的根源,这也使得他在评论中时有“抑中扬外”的基调。[6][9]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