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印度本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印度民间信仰、佛教和耆那教等因素,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总称。[2]
印度教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阶段一为前吠陀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多种自然神崇拜、盛行祭祀以及种姓制度初现。[4]阶段二为后吠陀时代,奉行“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5]阶段三为沙门思潮时期,这个时期,婆罗门教受佛教和耆那教的冲击,不得不走上改革之路,改造或抛弃以往不合理的教义思想,开始了向新婆罗门教的转化。[6]阶段四为史诗与往事书时期,这个时期婆罗门教完成了向新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转化,奉行三大主神崇拜,出现了化身说、两大教派、三种瑜伽以及以“达摩”为核心的道德和法律体系。[7]阶段五为商[jié]罗改革时期,经商羯罗改革,印度教迅速发展,取代之前盛行的佛教,成为印度最大的宗教派别。[8]阶段六为虔信派改革时期,改革派受到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影响,主张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歧视;主张通过对神的虔诚崇拜来获得解脱,从而降低了婆罗门在精神上的重要性。[9]阶段七为近代印度教,这个时期印度教进入现代化阶段,印度教的一些弊病被消除,信徒的文化素质和民族自信得到提升。[10]阶段八为现代印度教,这个时期印度教和爱国运动结合起来,成为激励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重要思想武器。[11]
印度教来源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两者宗教相互融合形成的婆罗门教。[4]印度教的主要神[zhī]是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以及他们的各种化身、配偶、子神和守护神等。[12]主要经典是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在内的吠陀经。[13]主要教派有毗湿奴派、湿婆派和从湿婆派分离出的性力派,并列为印度教的三大教派。[14]他们的基本教义是承认吠陀权威、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13]

名称释义

印度教”(Hinduism )一词,是近代西方人进入印度后对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一种称谓,后来“Hinduism”一词被各国学者接受,特指南亚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1]"Hinduism”源于印度河梵文名“Sindhu”,后演变成"Hindu”,意指居住于印度河两岸的民族,之后穆斯林征服者用“Hindus”来称呼那些不改信伊斯兰教印度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