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钹

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
[],又名小镲。汉、蒙古、藏、侗、傣等各民族互击体鸣乐器。又称水镲、小水镲、镲锅。流行于全国各地。[1]
属于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钹(镲)和小钹(镲)。中国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所以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1]

历史简介

钹源于西亚,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叫做“镲”。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 动中。钹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以后在波斯、罗马等古国都有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
小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