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学海

原河北大学副教授
裴学海(1899~1970),语言文字学家。曾用名裴会川,河北省[luán]县人。1928年入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受业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后于1954年调河北大学工作,任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主任。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古汉语虚词研究及音韵、训[]方面。

简介

裴学海(1899~1970)河北省滦县安各庄镇狮子庄村人,亦名裴会川。我国现代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孩提时即颖悟,七岁在本乡私塾就学,14岁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务农,生活俭朴,仍坚持刻苦自学。17岁时考入滦县师范讲习所短训班,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一边教学,一边刻苦钻研古文,研究文字声韵。1928年,他29岁时,以同等学历,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著名的汉语文学家赵元任教授及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陈寅恪教授。他的颖悟勤奋,赵先生非常欣赏。毕业后,裴曾在天津教家馆。任课之余,深入研究古汉语。1932年他出版了《中古虚字集释》,1933年他到天津河北省立一中任教。

代表作品

他的代表作是《古书虚字集释》(商务印书馆,1932年)。该书因汇集了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杨树达的《词诠》、章炳麟的《新方言》和孙经世的《经传释词补》等书中对虚词的解释而名为集释。该书“以解古书之疑义为要旨”(《凡例》),总结了前人与当时许多讲虚词和涉及到虚词的著作,吸收其优点,订正其错误,补充其不完备甚至是有所缺漏的地方。该书的出版引起当时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在文字、训诂学方面,他著有《尚书盘庚篇释义》(《天津国学月刊》第1卷第3、4期)、《尚书成语之研究》(《铃铛》1934年第3期)、《评高邮王氏四种》(《河北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等论文。其中,《评高邮王氏四种》一文对清音韵训诂学家王念孙和训诂学家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四部书进行了总体的分析与评价,列举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认为它们的优点是主流,缺点是支流,属“大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