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

中国语言学家
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字宣仲,又字宜重,祖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天津,中国语言学家,能说33种方言,亦通晓英、德、法、日、俄、古希腊和拉丁文等多国语言文字,在数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也有涉猎,曾创作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教我如何不想她》[1][2]
1910年,18岁的赵元任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之后考取哈佛大学研究生,主修哲学和音乐,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任教物理系、在哈佛大学教中文和哲学。随后应清华大学代理校长严鹤龄邀请,赵元任回国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三人并称国学院“四大导师”,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之后赵元任前往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史语所语言组,开始对中国各地的方言进行实地研究,相关研究成果集合成多部研究著作出版,其中《现代吴语的研究》获《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为“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3]
1938年,赵元任回到美国,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最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休[1][2]。1945年,赵元任当选美国语言学会会长,为该会的唯一一位华裔会长。1948年,他当选为美国人文艺术科学院院士及中央研究院院士,1960年再当选美国东方学会会长。到了晚年,赵元任两度回国探亲访友,参与学术研讨,受到周恩来、邓小平等人接见。1981年6月,赵元任获北京大学颁发荣誉教授称号。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黄山医院(Mt. Auburn Hospital)去世,享年90岁[4][5]
赵元任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被语言学界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6]。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赵元任还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创作大量流行歌曲,相关作品后来汇总为《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出版[3]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