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笙

原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陈翰笙(1897年2月5日-2004年3月13日),原名陈枢,江苏无锡人。他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的奠基人。陈翰笙曾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校任教。1951年回国后,他被聘为外交部顾问,创办了英文《中国建设》双月刊。
陈翰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他以第一手的农村调查材料,论证中国农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必然性,指明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他的研究对中国和世界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和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翰笙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他还曾是共产国际的间谍,为苏联获取日本战争计划情报。陈翰笙的学术成果丰富,被誉为“中国的最后一位浪漫革命家”。2004年3月13日,陈翰笙在北京去世,享年108岁。

人物经历

陈翰笙 (Chen Hansheng),原名陈枢,江苏无锡人,中科院院士,国际问题专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1921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任教期间,经李大钊介绍参加革命。1925年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李大被捕后被迫出走苏联。1928年回国后,曾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领导工作。1933年发起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次年该会成立后任理事长。1934年后,先后在日本、苏联、美国从事研究和著书工作,并在纽约任《太平洋季刊》副主编。1939年回到香港,主编《远东通讯》,并帮助宋庆龄等创办工业合作国际委员会,任执行秘书。1942年后,曾在印度作研究工作,在美国任大学教授和霍普斯金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印友好协会副会长,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名誉顾问,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编,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建设》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亚洲团结委员会副秘书长,中亚文化协会理事长,中国国际文化书院院长。是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专长于世界经济史和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主要著作有《美国垄断资本》、《印度莫卧尔王朝》、《解放前西双版纳土地制度》、《中国农民》、《四个时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