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

一种依靠自身动力,具备修正能力的打击武器
导弹(英文:missile)是指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推进,由控制系统控制其飞行,并导向目标的一种武器。[5]它通常由战斗部、控制系统、发动机装置和弹体等组成。其中控制系统是导弹的核心,主要用来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俯仰角度和飞行高度等参数,保证导弹按照预定航线准确击中目标。发动机装置为导弹提供飞行动力,通常采用火箭发动机或喷气式发动机,而战斗部则是保障对目标的毁伤。[6]
德国是最早研制导弹的国家。1931年5月,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领导的宇宙航行协会试验成功了欧洲的第一枚液体火箭。之后德国军方意识到火箭武器在未来战争中具有的巨大潜力,因此便开始组织科学家投入到火箭和制导技术的研发中。到20世纪40年代初,德国先后研制成功了能够用于实战的V-1飞航式导弹和V-2弹道导弹,它们也成为现代导弹的鼻祖。[5]
冷战时期,导弹的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不仅种类更加丰富,出现了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反潜导弹等多种新类型,而且其制导方式和使用载具等也越发丰富和多样。[7]冷战时期的导弹制导不再拘泥于惯性制导,以指令制导、雷达制导、激光制导、电视制导和红外制导等为代表的新型制导技术开始陆续被采用,导弹的打击精度出现了飞跃。[8]同时导弹的尺寸和射程也越发灵活,出现了大尺寸,射程达到上万公里的洲际导弹,同时也有小尺寸能被单个士兵携带使用的便携式导弹。动力方面,导弹也发展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涡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等新动力,其飞行速度也越来越快。冷战后,导弹的发展则是在制导方面进步显著,光纤制导、高分辨率的成像制导、卫星制导等新技术越发成熟,多模制导逐渐成为主流,而弹载数据链的出现也使得导弹的使用方式更加的灵活。[9][10]
导弹武器的问世,改变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其在二战后的历次战争中,使用比例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取得的战果也越来越多。现如今,导弹已经成为每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不可或缺的武器,其不仅在各个战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对地区冲突和战争的进程和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9]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