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发动机

飞机发动机的一种
涡扇发动机(Turbofan Engine)又称内外涵发动机,是由在压气机前安装的一级或多级风扇形成的外涵气流与内涵喷管排出的或内外涵气流掺混后排出的燃气共同产生推力燃气涡轮发动机[5]涡扇发动机由发动机核心机(压气机、燃烧室和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及其带动的风扇共同组成。基于质量附加原理,通过将核心机(内涵)一部分能量传递到外涵,增加发动机总空气流量并降低排气速度,最终在一定飞行速度范围内使发动机推力增大,耗油率降低。[6]
1936年,英国弗兰克 · 惠特尔爵士(Sir Frank Whittle)提出涡扇发动机方案并取得设计专利权。1947年4月,英国罗·罗(Rolls-Royce)公司研制出涡扇发动机并台架试车,于1952年正式定名“康维内外涵发动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涡扇发动机。从20世纪80年代起,涡扇发动机占领大多数军、民用航空器发动机市场。[3]2005年12月28日,中国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太行”涡扇发动机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查。“太行”发动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大推力加力式涡扇发动机。[7]2024年1月29日,中国自主研制的AES100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的整机结冰适航试验圆满完成。[8]
与涡桨发动机比较,涡扇发动机的外涵风扇在飞机进气道内,避免螺旋奖在高速飞行时工作效率低的缺点;与涡喷发动机比较,涡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大,排气速度低,推进效率高,耗油率低,适合作为高亚声速旅客机和运输机的动力。[2]进入21世纪,在民用领域内,涡扇发动机已经成为民用干线客机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并构建了符合不同级别干线客机、支线客机与喷气公务机所需产品线。[9]

历史 

20世纪40-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