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中国历史时期
战国(Warring States Perio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即东周政权中自公元前475年逝世至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的历史时段。战国时期政权属于以华夏人为主的各诸侯国,自公元前475年周敬王逝世后,进入春秋末期,即战国之始。战国时期共历经至等11位君主[1],但此时权力下移至低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大诸侯国,七国彼此征战,史称“战国七雄[6]
七国之间的征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魏国称霸中原阶段,魏国历经李悝西门豹等改革,实力大增,一度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二是齐、秦对战阶段。公元前356年,齐国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三代,励精图治,国力日盛。秦国则通过合纵连横战略,逐渐实现对周围各国的侵略扩张,最终大败齐军。三是秦统一全国阶段。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又于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相继为秦国所灭,秦国实现统一[6]。战国时期,中国领土包括七雄在内,国土面积约为218万平方公里,而此时期人口总数约为三千万之多[5]
战国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以变法为视角,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制度由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官制则由世卿世禄制变为封君制,地方新增乡里制度,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乡里管理机构也被称为“官社”,后来的学者认为其具有“政社合一”的特点。此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各国十分重视军功,军功爵制也成为战国新爵制。此时生产关系也发生巨大变革,国家正式废除井田制,推行授田制,以土地国有为前提,通过国家分配土地。授田制的出现也推动赋税征收的变革,出现“案田而税”的征税方式,以百亩土地为单位,按照授田面积征收赋税。除田赋外,各国通常还以户为单位征收户赋,并以丁口数征发更役、戍卒、卫卒等。此外,战国列国还推行奖励军功的政策,并据此演变出“名田制”等举措[5]
经济方面,随着铁农具及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此时期水利灌溉工程也逐渐增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手工业与商业也逐渐兴盛,出现纺织、青铜漆器、皮革等多种行业。随着商品增多,大城市等地区出现市场,即专门进行商品贸易的场所。此时期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货币的应用,出现布币,刀币,圆钱、铜贝(蚁鼻钱)四类钱币,多以铜制为主。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城市的经济职能得到显著提升,出现了商人阶层、小农阶层等社会阶级。而随着集权国家制度建立及官僚体制的完善,士阶层愈加受到重视,诸子学逐渐兴起,儒、墨、道、法、兵等多家流派阐发观点,为学术争鸣提供可能[5]。此时期的宗教信仰仍以原始宗教为主[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