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

战国时期田齐第五位国君
齐宣王(?-公元前301年),齐威王之子,田氏,[guī]姓,名辟疆,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a]的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20—前301年在位。[1]
齐威王三十七年(前320年),齐威王去世,儿子齐宣王即位。齐宣王即位后,就任田婴为相,召田忌为将,整治国家历法,加强合纵同盟。齐宣王六年(前314年),乘着燕国内乱,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领军队干涉燕国内乱,并暂时占领燕国,但是齐军残暴,导致燕人反抗,不久齐军就被迫撤军。齐宣王八年(前312年),齐宣王联合诸国攻打秦国,先派兵联合宋国一起围攻秦国盟友魏国的煮枣(今山东东明东),但被秦军[]水一带击败,这次的合纵联盟失败。齐宣王十七年(前303年),又联合韩、魏等三国伐楚,在垂沙大破楚军。齐宣王十九年(前301年),就在匡章等率三国联军于垂沙之战大破楚军之后,不久齐宣王就去世,他的儿子田地即位,为齐湣王[1][2]
齐宣王执政期间,齐国得到快速发展,逐渐位居大国。他继承他的父亲齐威王之后,在位期间的稷下学宫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阴阳、农、杂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我国灿烂的“先秦文化”。此外,齐宣王还留下了“滥竽充数”“缘木求鱼”“安步当车”等诸多历史典故。[3]

人物生平

继任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