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97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生态环境中心,[1]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2]合作平台有中国一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3]截至2024年3月,时任所长朱永官[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前身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75年,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于1999年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11年首批列入中科院“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择优支持研究所,2015年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科教融合卓越中心”。[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研究、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毒理与健康效应研究及饮用水污染治理研究与工程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学科领域包括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控制、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污染水体修复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生态城市构建的理论与对策、区域人与自然耦合作用、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等。[2]
截至2024年3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所级实验室及若干支撑服务系统平台。[2]截至2022年底,生态环境中心共有在职职工51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同时设有6个专业博士学位点、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4]

历史沿革

大事年表
日期
内容
1974年8月2日
(74)科发一字372号文,《关于筹建环境化学研究所的请示》上报国务院。
1975年1月
宫震同志任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的领导小组组长。
1975年1月6日
国发[1975]2号文,同意在怀柔化学研究所二部的基础上,筹建环境化学研究所。确定规模为400人,所需人员在各部门现有职工中抽调。
1975年3月18日
以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二部(包括十四室一部分)和有机分析室一部分研究力量为基础(共约250多人),正式宣布组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所址北京市怀柔县雁栖湖畔。
1975年10月12日
中国科学院核心组成员胡耀邦、李昌、刘华清等4位同志专程到怀柔县雁栖湖畔(坟头)考察成立不久的环境化学所。
1976年8月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
1977年5月
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在环境化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1977年6月
环境化学所整体从北京市怀柔县雁栖湖畔搬迁到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肖庄(原北京林学院院内)。
1978年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情报》。
1980年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丛刊》。
1980年4月
成立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
1981年3月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学报》。
1982年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简讯》。
1982年2月
编辑出版《环境化学》。
1985年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部成立。
1985年10月10日
(85)科发计字1026号文,决定在环境化学研究所、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备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决定由下列人员组成中心筹备组:马世骏(组长)、刘静宜(副组长)、何世寰、冯宗炜庄亚辉、王永胜。
1986年
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成立。
1986年8月3日
(86)国科发综字0544号文,同意将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备组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986年9月
经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和院领导批准,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成立,院内29个研究所参加,其建制归属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986年10月3日
(86)科发计字1047号文,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正式建立单独户头。
1989年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建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1989年8月
在双清路18号新址举行综合实验楼和图书情报楼(现称环境化学楼)开工奠基仪式。
1991年10月
综合实验楼和图书情报楼落成,同年12月整体从清华东路肖庄移往双清路18号现址。
1992年
徐晓白研究员负责的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资助。
1993年2月
化工楼落成,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迁入。
1994年
胡鞍钢研究员获199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5年
尹澄清研究员获日本生态学琵芭湖奖。
1995年10月
徐晓白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汤鸿霄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5月15日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协商决定,正式签署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协议书(期限10年)。
1997年
傅伯杰研究员获199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7年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入中国科学院首批科研基地型试点研究所。
1997年
陆德培研究员获1997年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998年
江桂斌研究员获19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8年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球科学基地。
1999年
牟世芬研究员获1999年国际离子色谱成就奖。
1999年
尹澄清研究员获日本国际茨城-霞蒲奖。
1999年6月24日
科发资字[1999]0290号文,启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1999年10月
冯宗炜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10月11日
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自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搬迁双清路18号,结束了一所两址的历史。
1999年10月21日
汤鸿霄院士获199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9年11月25日
科发政字[1999]0576号文,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的通知,其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
资料来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