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骏

中国生态学家
马世骏(1915年12月5日~1991年5月30日),山东[yǎn]州人,[1]是中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昆虫生态地理学、数学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学科奠基人,曾任中国生态学学会荣誉理事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等。[1]
1937年,马世骏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3]1938年至1943年,他先后在山东省湖北省从事有关农业害虫的研究工作。[2]1948年至1951年,他先后获得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昆虫生态学硕士学位、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期间受聘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还参加了美国农业部组织的玉米螟生物学及防治研究。1952年,马世骏回到中国并创建了中国首个昆虫生态学实验室,研究中国东亚飞蝗灾害的治理。20世纪70年代,他组建了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态环境的治理。1987年,与挪威首相Brundtland夫人等共同起草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的共同未来》,使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对环境与发展的观点和立场。1991年5月,在中国科技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后,返回北京途中,马世骏不幸因车祸罹难殉职,终年76岁。[3]
马世俊先后在东亚飞蝗生态、生理研究、系统生态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和建立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中国生态学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1959年,他出版的《中国昆虫生态地理概述》是中国昆虫生态地理与昆虫区划的第一本专著,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

人物生平

1915年(民国四年)11月5日,马世骏出生于山东兖州,原名马守义,又名马宜亭;其父早期经商,后则弃商而务农,依靠地租维持全家生活,其母卞氏,为人贤淑。马世骏自幼聪颖,幼年读《四书》《五经》,后进入小学,屡屡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