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

中国重庆市辖区
涪[fú]陵区,中国重庆市辖区,位于重庆市中部[3]。东邻丰都县,南接武隆区南川区,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2]涪陵区下辖1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4],区政府驻涪陵区鹤凤大道38号新区大厦[10],总面积2941.46平方千米。[2]截至2022年,涪陵区常住人口111.52万人。[5]
涪陵区处于四川盆地东部的“盆东平行岭谷区”与“巫山大娄山中山区”过渡地带,西北部地势较低,多为河谷丘陵、低山;东南部较高, 多为丘陵山地[2]。区境的溪河属长江水系[13]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2]今区境为《尚书•禹贡》所载古梁州之地。夏商时期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唐武德元年(618),置涪州,初领涪陵一县,是为区境名“涪州”之始。1950年,设涪陵专区;1968年,改称涪陵地区。1983年,设立涪陵市(县级)。1997年,设立重庆市涪陵区。[1]
涪陵区三次产业发展各有侧重,第一产业重点发展“榨菜柑橘、畜牧、蚕桑”四大特色农业,[14]构建榨菜、中药材两大“百亿级”全产业链集群;[15]第二产业主要发展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9]第三产业侧重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及康养等优势服务业和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服务贸易等新兴服务业。[16]2022年,涪陵区全年生产总值1504.37亿元,居重庆市第五位。[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1:57.8:36.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7万元。[5]
涪陵人文底蕴深厚,孕育了枳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等本源文化,拥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世界最大地下人工洞体“816工程”等。涪陵是重庆7个革命老区之一,贺龙、刘伯承等曾战斗于此。[9]涪陵区有白鹤梁题刻、龟陵城遗址等文物古迹;[17][18]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19]、文润斋书画传统装裱修复技艺[20]等重要非遗;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龙潭八牌锣鼓[21]、焦石民歌[22]。截至2022年,涪陵区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级旅游景区5家。[23]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