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一
子痫(eclampsia)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一,[2]它是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的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强直性抽搐,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也可以发生在无临床子痫前期表现时[4]。子痫是子痫前期-子痫最严重的阶段,[2]高血压、头痛、视觉障碍、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或昏迷等表现。根据发生时间,子痫可分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痫、产后子痫[3]
子痫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等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子痫的治疗主要有:一般急诊处理、硫酸镁控制抽搐、甘露醇降低颅压、控制血压、纠正缺氧和酸中毒以及终止妊娠[2]。有子痫病史的女性在随后的怀孕中患子痫前期的风险会增加,各类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也明显升高,子痫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远期后遗症[7]。子痫患者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偏高[8]。对低危人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预测发现的高危人群,可通过适度锻炼、合理饮食、[2]低钙摄入的孕妇补钙、阿司匹林抗凝等进行预防[4]
发达国家,子痫的发病率为1.6~10/10000次分娩,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为50~151/10000次分娩,资源匮乏的国家孕妇围产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明显更高[7],发展中国家子痫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9]。子痫这一病症历史悠久,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的著作中就有相关描述,子痫的名称“eclampsia”源于希腊语,最早由Johannes Varandeus医生在1619年提出[10]。同样,在中国晋代陈延之小品方》中子痫便被提及,名为“[chì]病”“子痫”“子冒”,足见中医学对此病认识之早[11]

分型

产前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