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

中国现代西洋文学家
吴宓(1894年8月20日-1978年1月17日),陕西泾阳人,本名玉衡,笔名余生,曾用名陀曼、曼陀等,字雨僧、雨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中国诗人、学者、翻译家,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比较文学的先驱。[1][2]
1894年8月20日,吴宓出生在陕西省泾阳县的一个书香人家,位于嵯峨山蒋路乡安吴堡村。吴宓是晚清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堂侄,乳名秃子,在陕西省三原县的宏道高等学堂就读,于1906年进行预科,[1][3][4][5]次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中等科。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次年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书。1918年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白璧德教授研习比较文学,并从白璧德那里继承来了清醒的文化批判意识和文明拯救方案。[3][4][6]于1919年后深入红学研究,在美国中国留学生会中演讲《红楼梦新读》,[7]两年后从哈佛大学毕业,当时他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4]1921年至1949年先后在国立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教授一职。抗战期间吴宓于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任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5年后,来到重庆任北[bèi]相辉学院、勉仁学院和重庆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四川教育学院任教,后随校入西南师范学院,曾出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和西南师院委员会委员。[4][7]长期从事外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参与创办《学衡》和《大公报·文学副刊》,著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等。[1][8]
吴宓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其经世致用、昌明国粹和融化新知编辑主张。[9]鲁迅先生称吴宓是“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吴宓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支柱,是中华民族道德理想和人格标准的寄托。[10]其创作面对现实,忧国忧民,坚持写实主义和以“新材料入旧格律”思想。[11]中国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季羡林评价道: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