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在湖南创办的公立大学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简称长沙临大,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组成[1],是一所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长沙的临时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这一天也成了西南联大的校庆日;因形势所迫,1938年2月19日召开誓师大会之后开始了西迁,1938年4月2日在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筹划

1935年,北京的局势日益危急。为了防止突发的不利情况,清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湖南长沙。当年学校拨巨款在长沙岳麓山山下的左家[lǒng](今址为中南大学)动工修建一整套的校舍,预计在1938年初即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1935年4月2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蒋介石莅湘视察。湖南教育厅长朱经农湖南大学国立之事面呈蒋介石。蒋说:“湖南大学改国立甚善,最好能与清华合并。”朱经农当即申述,两校历史关系不同,似不便合并。蒋说:“俟返京后与王部长商妥决定”。同年冬,清华大学又从清华园火车站,连夜秘密南运几列车图书、仪器等教学研究必需品到湖北汉口暂时保存,随时可以运往新校址。由于之前清华大学所建立的校舍未完工,学校的校址最终确定租用位于长沙韭菜园的湖南圣经学院,理工学院在岳麓山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学院在湖南衡山。胡适为文学院院长,但并未到任。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的抗日局势已经十分严重。南京国民政府庐山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校长,在庐山会议后并未立即返回京津,而暂时留在南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