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子河

泡子河
词语:泡子河,拼音:pào zǐ hé。释义在元代,泡子河是通惠河在城外的一小段故道。明迁都北京后,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二里,重新挖掘护城河。在建城过程中,暂时利用这一段河道,引出六海洪水。明内城建成后,这河道就成了内城东南角的一段“盲肠”。由于这里是内城较低洼的地方,沿河有数个积水的水洼,小的有十余亩,最大的有近百亩,北方人称之为“泡子”,这条河也就被叫做了“泡子河”。

历史背景

北京火车站是进出首都大门,一年到头人潮车海,成了国内外知名的一道风景。
这儿地处崇文门东边城角儿位置,五百年前,这里是一条花遮草拥的小溪和一片蒲苇环岸的湖水。水面倒映着垂柳高槐以及墙楼、观象台。鸥燕无声飞掠,方圆二三里绝无车尘市嚣,静极了,美极了。此地名叫泡子河。听着不雅,却有张、房、傅、杨等氏在此造园,恬然而居。水滨有处颓园、废园和一座仅庇风雨的天仙祠小庙,更给静中之美添了一些荒疏野趣。小庙是明朝一个负责朝贺庆吊仪式的官员梁氏所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一个刘姓道士在此修炼,被江宁人、吏部左侍郎顾起元碰上。顾见小庙过于简陋,就上报朝廷,特批经费,造了观音和福、禄、寿三圣像,恭置庙中,供人参拜,并改名为太清宫
与之相对,东岸还有一座建于明成化初年(1465年)的小庙,叫吕公堂。后来,万历皇上赐名,将它改叫护国永安宫。到了崇祯年间又改回来,叫吕公祠。祠内供着唐末道士、全真道五祖之一吕洞宾北宋以来,吕被传为八仙之一,据说乞愿颇灵。加上这里北去不远就是京城会考贡士,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贡院。因此春秋两季进京赶考的各地学子,纷纷就近前来乞梦求愿。据说相当灵验。明万历年间,山东嘉祥高斗光来京赶考,到泡子河吕公祠求愿,回到住处,梦见道士对他说:“你与高斗光同年。”高答:“我就是高斗光。”道士说:“你是高道素。”高梦中醒来,甚感诧异,就按道士指点,改了名儿。后来发榜,高道素中了第36名,同一榜上的高斗光则是第90名。高被朝廷命为凤阳总督。清康熙年间浙江慈溪姜宸英老而志坚,六十岁了还来京赶考,求愿吕公祠,结果以殿试第3名中了进士,授为编修,后来又当了顺天考官。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学子求愿登科灵验,频频相传,便招来病家乞求仙方。一传十,十传百,吕公祠香火竟达极盛。祠内住持也就商心萌动,在此开设药铺,自然腰包儿也就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