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宫

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
永和宫,始建于明代,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永和宫原名永安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永和宫。永和宫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又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1]
永和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为永和门,前院正殿即永和宫。永和宫东西各有配殿3间,东西配殿的北侧皆为耳房,各3间。[1]
永和宫是明代妃嫔居住的地方,清代则成为后妃的居所。永和宫曾是康熙帝孝恭仁皇后的居住地,后来,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的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等也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永和宫成为瑾妃的居所。[1]

建筑特色

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