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不可破的联盟

一九四四年的苏联新国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имн СССР,罗马字转写:Gosudarstvenny Gimn SSSR),其中文非正式曲名又因1944版/1977版首句(牢不可破的联盟自由的共和国【直译】)而译为《牢不可破的联盟》,又称《苏联颂》。[1]原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即苏联共产党)党歌,作于1939年,由瓦西里·列别捷夫-库马奇(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Лебедев-Кумач)作词,由伟大的苏联作曲家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作曲。该曲在1944年之后成为苏联国歌,并在2000年经过歌词修改后,[2]成为《俄罗斯联邦国歌》,至今仍在使用。

创作历史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帝国的国歌是《天佑沙皇》。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俄以《国际歌》代为国歌。1918年1月,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它成为苏联国歌。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苏联宣布社会主义胜利后决定更改国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政府决定制定一首能激励民心的新国歌,最后选中由谢尔盖·米哈尔科夫(Серг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ихалков)和葛布列·艾尔瑞杰斯坦将党歌歌词修改过的歌曲《牢不可破的联盟》,1943年1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批准新国歌的决议,到1944年3月15日,新国歌在全国被正式采用。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在苏中国共产党内批判斯大林的运动中,原歌词作者之一的米哈尔科夫对国歌歌词作了修改,剔除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成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1977年5月27日最高苏维埃批准了修改过了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