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是柯尔克孜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生产生活习俗,也是游牧民族的主要生活习俗之一。主要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族聚居区。[2]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史诗《玛纳斯》和叙事诗《布达依克》等作品表达了柯尔克孜族对鹰的敬畏心理,体现了人与鹰的和谐发展关系,[3]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4]2009年3月20日,阿合奇县举办了第二届猎鹰节庆祝活动。[5]次年11月15日至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批准驯鹰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6]2015年10月12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驯鹰术研究基地挂牌成立。2016年至2020年,则克台镇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及开展训鹰术立档工作。[7]2024年5月,阿合奇县举办与猎鹰有关的旅游活动。[4]驯鹰有五个步骤,打鹰、熬鹰、养鹰、驯鹰、放鹰。柯尔克孜族人一般将一只鹰人工驯养5至7年,而后放归大自然,让其繁衍后代。[8]
2011年,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1218,遗产编号Ⅹ-143。[9]2017年,库尔马西·胡特曼成功入选中国国家级项目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传承人。[10]2019年,阿合奇县玛纳斯研究中心获得“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11]2023年10月31日,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项目保护单位阿合奇县玛纳斯研究中心评估合格。[12]

历史沿革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史诗《玛纳斯》和叙事诗《布达依克》等作品表达了柯尔克孜族对鹰的敬畏心理,体现了人与鹰的和谐发展关系。这些史诗不仅记录了柯尔克孜族悠久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形态和游牧文化,还再现了柯尔克孜先民在狩猎时代的生活、习俗、信仰和思维方式。[3]柯尔克孜猎鹰文化源自叶尼塞河流域,公元前1至3世纪,古代柯尔克孜地区畜牧业发达,叶尼塞河上游发现的岩画中描绘了该地区骑马狩猎、射箭、追逐及合作围猎场景,佐证了该族在叶尼塞汗国时期已掌握驯鹰技术。[3]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却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