笩駄摩那

笩駄摩那
筏驮摩那,或译笩駄摩那、伐达摩那(梵语:वर्धमान Vardhamāna,约前599年—前527年,意谓光荣者),在佛教典籍中又名尼乾陀若提子,或尼干子,或尼犍,古印度宗教思想家,印度列国时代跋耆国人,耆那教的开创者,被教徒尊称为大雄(Mahāvīra,音译摩诃[]罗,即伟大的英雄)。耆那教相信,他是第二十四位且是最后一位蒂尔丹嘉拉(tīrthankara,意谓祖师)。

人物经历

筏驮摩那的出生地点,自古有许多说法,有三种说法最被人所熟知:包括今天的瓦伊沙利县比哈尔邦贾穆伊,或是王舍城附近的那烂陀。其中比哈尔邦贾穆伊即是十六雄国时期跋耆国首都吠舍离外45公里的贡得村。
筏驮摩那与释迦牟尼一样,是部落首领的儿子,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他的父亲为出身自甘蔗王朝的刹帝利,名为Siddhartha,母亲是离车部落的公主,名为Trishala。三十岁时筏驮摩那放弃了财产、家庭(他有一个妻子和女儿)和舒适的环境,决定出走寻求真理,追求精神上的觉醒。
在之后的十二年半,他透过进行密集的冥想和深度的忏悔,最终得到了专一知识(Kevala Jñāna),也就是最终的启示。之后,他用余下的三十年生命游方传道,走遍了印度,传授他的哲学,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和平主义,反暴力,还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及不执着的五誓言。筏驮摩那认为,透过禅定和自我实现达到了觉悟的人,他们就是耆那(jina),即胜者,故称耆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