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中国传统历法
农历,旧称“夏历”或“旧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7]农历是一种特殊的阴阳合历,通过置闰,兼顾了朔望月、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关系,[2][8]确保了任何一个历月的每一天都具有对应的月相意义,又能保持历年的四季与实际季节的一致,[2]是使用先进的天文数据和理论编制的历法。[1]因此民间习惯称它为“阴历”是一种知识误区。[2]
观象授时和天文观测研究以及天干地支的发明,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为农历的诞生奠定了基础。[5]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在公元前5300年至前3900年已知利用太阳确定时间和方位,同时古人观察到了月亮的运动和盈亏。[9][10]不仅如此,人们还用阴阳五行描述季节和节气的变化,研究出了黄道十二次的分野,[11][12][13]并采用天干地支和六十甲子来更系统地记录时间。[6]相传,黄帝和[zhuān][]创立了中国最初的历法。[10]据后世记载,夏代人定“寅月”为正月,用八卦观测天象,采用十二地支表示方位。商代改夏代历法,设“丑月”为正月。周代则调整为“子月”作为一年之始。[11]春秋战国时,出现了早期的星象物候历《夏小正》。[14]秦代将“亥月”设为正月,形成了秦历体系。汉初继续使用秦历,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恢复夏代历法建正,命名“夏正”。王莽篡权时引入殷商历法,名“殷正”。东汉后又用“夏正”,此后主要沿用夏历。两汉的代表性历法有《太初历》《三统历》和《四分历》。[10]魏晋至唐,各朝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如何承天、祖冲之刘焯张胄玄僧一行等,都为农历的精密化做出了贡献。[15][16]宋代改历频繁,其中《明天历》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的算法公式化程度最高。[17][18]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汇集了历代历法的精华,成为中国古代使用时期最长的历法。[11][19]明代的《大统历》继承了《授时历》的算法。清代乾隆时期,历法更名为《时宪书》。[2][19]太平天国时采纳了结合中西的历法。中国古代正式的(包括没有行用过的)历法,共有102种。[11]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启用阳历,称“国历”或“新历”,但民间继续用“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旧历法并行使用,延续至今。[15]1970年,中国将“夏历”更名为“农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其计算,并在2017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1]
现今通行的农历,将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平年一般为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闰年岁长则加一个月为383~385天。月份方面,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连续两次朔日之间的间隔为一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约长29.53天。此外,根据月相的不同,又会给月内的日期命名和排序,如朔日为初一,晦日为二十九或三十等。此外,阳历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与阴历系统的朔望月相配,使得农历能够反映出一年四季的变化,指导农事和生活。[1][2]
农历是中国古代智慧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其中包含的传统节日、生肖等文化内容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2][11]不仅如此,农历能够准确反映季节、气候和物候的特征,也能反映月相和潮汐的变化,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指导农业生产、记录月相和应对潮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2][3][4]农历一方面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20]、易学[21][22]术数[23][24]和音律[25]。另一方面,由于农历在古代就传播到了中国以外的地区,对海外国家(尤其是汉语文化圈)的日常生活[26]以及其他历法的形成都具有广泛影响。[11][27][28]

诞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