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

三国时期孙吴官员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出生于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他自幼好学,性格高洁,最初担任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孙策征讨会稽时,王朗战败,虞翻归附孙策,并继续担任功曹,受到孙策的礼遇。后来,虞翻被举荐为茂才,汉廷召他为侍御史,但他因曹操的举荐而未就职。孙策去世后,孙权继位,任命虞翻为骑都尉。[1][2]
虞翻性格直率,多次直言进谏,有时与孙权意见不合,导致他被贬至丹杨泾县和交州等地。尽管如此,他坚持忠君思想,即使在被贬[zhé]期间,也未曾放弃对封建礼教的尊崇。虞翻在交州期间,致力于讲学,门生众多,对后世的教育和学术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1][2]
虞翻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尤其在《周易》的研究上。他的易学源于家传的孟氏易学以及当时诸家的易说。虞翻精通[shì]法,能够灵活运用《周易》进行占卜,甚至孙权也曾称赞他的占卜技艺。他的易学代表著作为《易注》,该书完成后,曾得到孔融等人的称赞,并献给当时的统治者。虞翻的其他易学著作包括《周易日月变例》、《京氏易律历注》、《周易集林律历》等,但这些作品现已失传。现存的虞翻易注主要见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以及清代学者的辑本。虞翻的易学研究对后世有重要影响,是研究易学不可或缺的资源。[1]

人物经历

虞翻(164-233),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日南太守[xīn]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投奔孙策,自此仕于东吴。他于经学颇有造诣,尤其精通《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