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

东汉时期设立的行政区划
交州,中国古代政区[1],古地名,也作“交趾”,简称“交”。交趾是黄帝之孙蟜极后裔的封地[2]
交州,汉代即为十三部刺史之一。东汉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交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中、北部地区。三国时期,吴分交、广两州,交州移治龙编县(在今越南境内)[3][4],辖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四郡,相当今广西钦州一带、广东雷州半岛及越南中部、北部,旋又并广州入交州[1]
吴永安七年(264年)复分为交、广二州。南朝宋以后南界移至今越南义静、广平省间的横山。梁以后辖境缩小,仅限于今红河三角洲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置交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废州为交趾郡。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交州,治交趾(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宝历元年(825年)移治宋平(今河内市),辖境仅有今河内市附近。北宋称其国为交趾,南宋后改称安南越南,也俗称交州。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交州府,治东关、慈廉二县(今越南河内市),为交趾布政司驻地。宣德二年(1427年)地入安南,废除了交州[1]

简介

交州中国东汉唐朝初期的行政区划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