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哈尔邦

印度东北的一个邦
1
2
比哈尔邦(Bihar)位于印度东部,是印度面积和人口均位列第三的邦。该邦总面积约为9.4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3亿。宗教信仰方面,印度教信徒占总人口的82.7%,穆斯林占16.9%,而佛教、耆那教锡克教基督教信徒共占0.4%。比哈尔邦的首府是巴特那市,人口约200万。该邦的官方语言为印地语英语[1]
比哈尔邦在印度的气候可分为三个季节:从10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天气温暖晴朗;4月至6月的热季,气温可高达40度;7月至9月的雨季。历史上,比哈尔邦是佛教和耆那教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摩揭陀王国和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均在此建都。此外,比哈尔邦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圣雄甘地在此发起了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
经济方面,比哈尔邦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一产业占比22%,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制造业占比19.2%,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到58.8%。2018-19财年,该邦的GDP为3.94万亿卢比,约合558亿美元,人均GDP为630美元。比哈尔邦是印度的主要农业区,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芡实甘蔗、烟草等。此外,该邦还盛产荔枝、芒果、菠萝等水果。政治上,邦议会由243名直选议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现任首席部长为尼蒂什·库玛尔(Nitish Kumar),他在2015年11月的邦议会选举中成功连任。[1]

概况

比哈尔邦印地语乌尔都语:ㄆ,拉丁字母转写:Bihar)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传说是佛教的起源地。比哈尔邦位于北纬21。58'10''至27。31'15'',东经82。19'50''至88。17'40''。它位于恒河流域中下游,自西向东横亘483公里。该邦拥有印度境内最肥沃的土地。有七条河流经该邦,中部有一些小山,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每年12月和1月为比哈尔的冬季,最低气温平均为5-10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平均为35-40摄氏度,每年4月到6月中旬为比哈尔邦最热的季节。从6月到9月是比哈尔邦的季风季节,雨量充沛。每年10、11月和次年的2、3月是比哈尔邦的黄金季节,气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