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射线暴

宇宙中发生的最剧烈的爆炸
伽马射线暴(Gamma-ray Burst, 缩写GRB),又称伽马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马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持续时间在0.1-1000秒,辐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是冷战期间由美国间谍卫星1967年进行核爆炸监测时发现的。伽玛暴是天文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曾在1997年、1999、2003和2005年四度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列。[3][1][4][2][5]
初始伽玛射线闪光之后,通常会以更长的波长(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发出持续时间更久的“余辉”。[6]
伽马射线暴的来源星系都在数十亿光年之遥,意味着此类爆炸事件的能量极高(爆炸在几秒钟内所释放的能量就足以超过太阳在其百亿年生命中所释放的能量总和),也极为罕见。人类在历史上所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暴都源于银河系以外,不过有一种类似的称为软伽马射线重复爆发源的爆发现象,则是来自于银河系内的磁星[7][8][2]
1967年,原本设计用于探测秘密核武器试验的帆船号卫星首次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科学家在1973年发表此发现。学者们纷纷提出各种理论模型,试图解释这种爆发现象,如彗星互相碰撞或中子星互相碰撞等等。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间,由于观测数据的匮乏,没有一个取得公认的模型。直到1997年,天文学家在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的同时,也观测到了紧随的X光和可见光余辉。利用光谱学分析可见光余辉的红移,就可推算爆发来源的距离和总能量。再结合对星系超新星的研究后,能准确测量伽马射线暴的确切距离和光度,并且断定此类事件的确源于遥远的星系。[4][9]

发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