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

一种民间艺术
双簧,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成于清代中叶,原为曲艺艺人在“全堂八角鼓”中表演的一种形式,初名“双学一人”。[1]
双簧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2]已知最早的双簧艺人是黄辅臣,之后陆续出现的著名的演员有:孙皮、张德泉(艺名张麻子)、李德钖(艺名万人迷)、徐维亭(艺名徐狗子)等。[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北京市曲艺团的孙宝才、王文禄等表演双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该形式被视为格调低俗,开始息影舞台。八十年代后,双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再度出现,有罗荣寿郭全宝莫岐王凤朝等人表演,受到观众欢迎。[1]

基本解释

曲艺的一种。一人表演动作,一人藏在身后说或唱,互相配合。比喻双方串通的活动,由一方出面,另一方背后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