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勤

明朝中期名臣
陈以勤(1511年—1586年),字逸甫,号松谷,别号青居山人。明四川南充水西里人,祖籍四川阆中,北宋宰相陈尧佐之后,明朝中期名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后为裕王(明穆宗)讲官,迁修撰,进洗马。因为为裕王讲官九年,有羽翼之功,而深自晦匿,于是裕王曾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进太常卿,领国子监。擢礼部右侍郎,寻转左,改吏部,掌詹事府。穆宗继位后上书多次进谏,但因得罪内阁首辅高拱而致仕。万历十四年(1586年)病逝,追赠太保,谥号“文端”。[1][2][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以勤幼时聪颖,伯父陈大道非常器重他说:“我们陈家三代读书而没有成功,希望全在你的身上。”于是,陈以勤愈加发奋读书,十八岁就成为博士弟子,才名远播。嘉靖十六年(1537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高中进士,选庶吉士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授翰林院检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充当会典[zuǎn]修官。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监考会试,不久请假照顾父亲归乡。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丁母忧。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服除任裕王讲官。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任修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升任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丁父忧。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服除,仍代制草文书。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升任侍读学士,掌院事,负责总校《永乐大典》。历任太常寺卿,领国子祭酒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擢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礼部左侍郎。次年,改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教习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