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

明永乐年间编修的大型类书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共11,095册,约3.7亿字,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4][5]
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3000多人参加,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1408年)修成,全书22877卷,另有凡例、目录60卷,共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有永乐正本、嘉靖副本两部。明亡时,永乐正本不知所踪,一般认为是毁于明末战火;嘉靖副本因朝廷官吏的窃取,八国联军的焚掠,最终也没能逃脱被毁散佚的厄运。现今,438册《永乐大典》残本星散于9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公私收藏机构。[3][4]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是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总结,其主要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伦理制度、政治、历史、名物、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等各方面。[5]作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4]

作者

作为《永乐大典》的发起人和支持者,朱棣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他认识到了编纂《永乐大典》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推进。[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