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腔

戏曲声腔之一
青阳腔是中国古老戏曲声腔之一,因产生于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青阳腔的剧目,上起元明南戏,下迄当代文人传奇,历史上曾出现过《词林一枝》《摘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调》等一批青阳腔剧目刊本,现有《青阳腔剧目汇编》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九十四个。[1][2]
嘉靖年间,青阳腔在青阳本地“俳优四出”的基础上吸收了余姚腔、弋阳腔等声腔的特点,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向板腔体过渡,形成青阳腔。其后青阳腔随徽商经水陆两路进入江西湖口、都昌等地,并在此生根开花。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拙扑、高昂、刚健、原始。演唱时一般只用大鼓、大饶、大锣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独唱与帮腔结合,一唱众和,同时在演唱中运用“滚调”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滚白”和“滚唱”,形成长于叙事的特点。其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极大地提高了戏曲声腔的可塑性和表现力。青阳腔的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角色。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1][2]
在中国戏曲史上,青阳腔被视为中国戏曲发展的里程碑。它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川剧、湘剧、微剧、赣剧、清戏、黄梅戏等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尤其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因此青阳腔被誉为京剧“鼻祖”。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以来,当地相继成立了青阳县青阳腔博物馆、青阳腔传习馆以及建立了青阳县新声青阳腔艺术团。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青阳县文化馆获得“青阳腔”保护单位资格。[1][2][3]

剧种起源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中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