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

产生于信州弋阳的中国传统戏曲声腔之一
弋阳腔,简称“弋腔”,又称“赣语高腔”,是中国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地方传统戏剧,汉族传统戏曲声腔之一。[1][2][3][4]
弋阳腔源于南戏,由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与当地赣语、汉族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其产生于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1][3]弋阳腔以弋阳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内的贵溪万年乐平等地区传承延续,明代前中期曾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1]
弋阳腔剧目分连台大戏和传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传》《水浒传》等,后者包括《青梅会》《古城会》等。[1]其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演出时辅以锣鼓伴奏,由一名演员进行演唱,数人接腔,形成“徒歌、帮腔”演唱方式。[1][4]此外,弋阳腔角色主要分为小生、正生、二花、三花等行当[1]
2006年5月,弋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

剧种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