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髯

清代诗人、文学家
[rán],字颐庵,号髯翁,[1]晚年寓螺峰之咒蛟台,更号蛟台老人。[1]作为清代诗人,孙髯之乐府诗,被评为“虽不逮汉魏之高古,亦几入香山(白居易)之室”。其在乾隆间创作的昆明大观楼长联,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名扬海内外。[2]
孙髯是昆明人,约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 ,卒于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终年62岁。也有说法认为他约生于1684-1694年间,终年约79岁至89岁。[3]孙髯成年应试,因进考场要搜身,孙髯愤然,从此不再应考。[4]孙髯曾游大理,目睹农民贫困苦楚,写下竹枝词以讽刺时局。[4]
孙髯晚年寄寓于圆通寺的咒蛟台,更号蛟台老人,以卜易、卖药为生,过着贫困的生活。[4]圆通寺后的咒蛟台就是他当年卖药卖卜的遗迹。[5]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其子接他到弥勒安度晚年,因年事已高,经不住颠簸劳累,病逝于途中,后葬于苗姓祖[yíng][4][3]清末知州胡国瑞重修髯翁墓,为之撰墓志铭。民国3年(1914年)弥邑公立墓碑,墓碑题文为“古滇名士孙髯翁之墓”,王运谦撰碑联“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有布衣” 。1958年“大跃进”中孙髯墓碑被人盗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倡尊师重贤,重视文物保护,髯翁墓得以修复。[3]
孙髯传世著述有《盘龙江水利图说》《永言堂文集》《金沙诗草》《孙髯翁诗残钞本》,和《滇南诗略》所收的20首诗。[4]孙髯诗文多已散佚,弥勒县档案馆搜集整理有《孙髯翁先生诗集》1册,收诗70余首。如今弥勒市孙髯翁墓已被列入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