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染色体

1960年在美国费城发现的染色体
费城染色体(英语: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 (or Ph') chromosome),或称费城染色体易位(英语:Philadelphia translocation),是一种特殊的染色体易位现象,主要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相关。这种易位涉及9号染色体长臂与22号染色体长臂的相互易位,具体定义为t(9;22)(q34;q11)。在CML患者中,约95%的病例中可以检测到费城染色体易位。然而,这种染色体变异也出现在急性白血病(约20-30%的成人与2-10%的未成年患者案例)以及个别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案例中。

简介

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是由美国费城的科学家Peter Nowell和David Hungerford于1960年首次发现的,他们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一个异常小的染色体。最初被认为是22号染色体的长臂缺失,后来通过显带技术证实实际上是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之间的易位。这种易位导致9号染色体长臂(9q34)上的ABL原癌基因与22号染色体(22q11)上的BCR基因融合,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这个融合基因具有异常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导致细胞在没有生长因子的情况下也能增殖,是CML发病的主要原因。Ph染色体的检测对CML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大约95%的CML病例都是Ph阳性。Ph染色体的出现有时早于临床症状,因此可用于早期诊断。Ph阴性的CML患者通常对治疗反应较差,预后不佳。在前体B细胞和T细胞肿瘤,即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中,约3%的儿童及25%的成人也检出费城染色体。

历史

费城染色体的发现归功于1960年在费城工作的Peter Nowell和David Hungerford。1973年,芝加哥大学的Janet Rowley博士确认了费城染色体的形成机制是由于9号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