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记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著的散文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受友人滕子京请托,在未去过岳阳楼的情况下,于庆历六年(1046 年)在邓州所作的散文。[2][3]
范仲淹的老朋友、同科进士滕子京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zhé]巴陵郡,次年重修岳阳楼。楼修好后,在楼正面刻上许多名人的诗词歌赋,滕子京还感到不够,于是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并亲自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重修后的岳阳楼的结构和气势,派人日夜兼程送给在河南邓州任职的范仲淹,请他撰文,以作纪念。滕子京找范仲淹“求记”,是希望自己重修的岳阳楼能“楼以文名”。《岳阳楼记》就是在这样的写作情境中创作而成。[2][3]

作品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