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

中国当代朦胧派诗人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中国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人,原名查海生,笔名海子,朦胧诗派诗人。代表作有《亚洲铜》《麦地》《春天,十个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1][2]其诗歌被视为是中国新诗创作的重要的节点,并且预示了中国新诗创作的风向转向“本体建设”的位移走势。[3]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北京大学第一届学生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诗歌奖等。[4]
海子幼时在怀宁农村长大,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于高河中学。1979年参加高考,以安庆地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尝试诗歌创作,先后遇见了骆一禾西川(原名刘军),三人并称为“北大三诗人”,毕业前夕,编印了自己的第一本油印诗集《小站》,共收录了25首诗歌。1983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任教。在此期间,经常于校刊上发表诗歌。1982年至1989年,海子创作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土地》和《海子诗全集》等。
1989年3月,海子创作了最后一首诗歌《春天,十个海子》,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3月26日,留下遗书后,在秦皇岛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时年25岁。[4][5]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