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一禾

中国当代诗人、北大三诗人之一
骆一禾,1961年2月6日出生于北京,诗人、杂志编辑和诗歌评论家,海子生死相托的挚友。骆一禾、西川和海子同为北大校友,被诗评家称为“北大三才子”。骆一禾的父亲是经济学家骆耕漠。[1][2][8][9][7]
骆一禾小时曾因父母下放,去河南农村的淮河平原接受启蒙教育。197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攻读中国文学专业,[1]并创作出第一首诗歌。[10]1983年,他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作品散见于《青年诗坛》《滇池》《山西文学》等刊物。次年9月他进入北京出版社十月》编辑部工作,担任编辑,主持西南小说、诗歌专栏。1983年至1984年,骆一禾完成作品《河的传说》,[11]1987年5月,创作出《美神》,[10]1988年参加《诗刊》举办的青春诗会。1989年5月31日死于脑溢血,年仅28岁。[1][2][4][9]
骆一禾不仅对中国诗歌的前景和诗人的任务提出了“修远”的命题,显示了诗人宏阔的历史视野与深[suì]而沉潜的人格品质,而且其诗作具有沉静的生命体验与谦和的人性抒写之美。[12]骆一禾获得过两次优秀编辑奖。1990年期刊《十月》获得冰熊奖,作品《屋宇》获得北京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文学作品奖。[4]代表作品有《黄昏》《春之祭》《先锋》等。[5][6]

人物生平

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