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科

龟鳖目下的一个科,与棱皮龟科共称为海龟
海龟科(学名:Cheloniidae)是龟鳖目下一科,[7]与棱皮龟科共称为海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亿5500万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8]截止到2024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分类标准中,该科共有2亚科5属6种,[9]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收录的分类标准中,该科在中国共有4属4种,分别为绿海龟、玳瑁蠵龟太平洋丽龟[10]海龟科分布广泛,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热带亚热带海域均有分布。[11]海龟科一生都生活在海洋中,只有雌性在筑巢产卵时才会上岸。[11]
海龟科体型较大,甲壳长度在71-213厘米,呈心形或椭圆形。[11]头背部具对称大鳞,无鼻骨,外鼻孔背缘为前额骨的前缘;耳室不完全闭合。[1]海龟科的头、四肢和尾不能缩入壳内。四肢适应游泳而特化为鳍状肢,具1个或2个爪。海龟科唯一统一的骨骼特征是第六和第七颈椎之间存在颈阔骨关节。[6][11]
海龟科成员均为杂食性动物,以各种海绵、刺胞动物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藻类、植物和鱼类为食。[11]且拥有洄游行为:在繁殖期,海龟会从栖息地回到出生地,但这一行为机理尚不清楚。[12]部分海龟拥有的独特行为,如蠵龟就以迁徙行为而闻名。[13]成年海龟的天敌相对较少,但卵和幼体较为脆弱,易被捕食[11]
因过度捕捞、非法贸易、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因素,海龟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2]截至到2024年,海龟科的6种海龟皆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肯氏丽龟玳瑁被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绿海龟被列为濒危(EN)物种;太平洋丽龟、[]被列为易危(CR)物种;而平背龟因为数据不足,并未获得保护等级。[14]中国境内生存的绿海龟、玳瑁、蠵龟、太平洋丽龟皆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5]

起源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