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Second Opium War)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期间,英国法国两国在美国、俄罗斯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两次战争的本质目的相同)。[1]
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在经过一系列战争后,中国惨败,清政府在1858年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同时,沙俄出兵后自称“调停有功”,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让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最大赢家。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朝皇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洗劫珠宝并焚烧。当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时,战争结束。[1]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俄条约。结果,中国在东北西北损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战后,清政府才得以集中精力镇压太平天国,维持其统治。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条约和协议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陷入了更加脆弱和危机的境地。[1]

战争背景

世界局势